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村振兴

焉耆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报材料

发布日期:2025-06-27 13:27 来源:焉耆县农业农村局
打印 字体:【


2025年,焉耆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任务,聚焦县委提出“一改两为三提四宜”的蓝图目标,落实“一圈两带三区四业”为重点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务,以加快建设农业强为目标,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为引领,有力有效推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农民收入、农村面貌、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焉耆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

焉耆回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新疆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焉耆盆地腹心。辖442个国有农牧场47个行政村、15个社区,全县户籍总人11.52万人,乡村人口1605254050人,其中,脱贫户13143726人,监测户4071254人(其中:已消除风险287970人,未消除风险120284人)。2024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22298元,较上年增幅9.55%三类监测户人均纯收入15401元,较上年增幅8.88%。全县脱贫摘帽村2个(七个星镇霍拉山村、北大渠乡北渠村)。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4个:五号渠乡阿伦渠村(2022年)、北大渠乡太平渠村(2023年)、永宁镇下岔河村(2024年)、七个星镇霍拉山村(2024年)2025年新建自治区美丽宜居村8个:七个星镇呼尔东村,包尔海乡包尔海村、岱尔斯提村,四十里城子镇店子村、博格达村,查汗采开乡莫哈尔苏木村、阿尔莫墩村、哈尔布热村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在体制机制衔接上持续用力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持续健全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县农业农村局领导班子,落实三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持续完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2025县委中心组学习乡村振兴相关内容2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和乡村振兴专题推进会7,印发《焉耆县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焉耆县2025年推动产业帮扶精准到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作方案》《关于调整焉耆县县级领导干部包联乡镇场和村(社区)工作联系点的通知》,建立县级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三、聚焦关键环节,严守红线底线,在巩固脱贫成果上持续用力

(一)常态排查解决,提高“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义务教育方面:持续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完成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工作,全县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无一名学生失学辍学;医疗保障方面:全面落实脱贫人口、三类监测户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定额资助政策。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8%,脱贫户、监测户基本医疗参保率达100%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全部达标,村卫生室医保联网结算全覆盖,参保群众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全面落实。住房和饮水保障方面:对农村住房和饮水安全开展全覆盖排查,乡村人口住房全部达到B级以上标准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9.84%水质检测全部达标。政策兜底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单人保、一年渐退期、刚性支出扣减等政策,截目前,发放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供养金413.75万元,推动政策保障”“兜实

(二)定期全面排查,确保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消除。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责任,督促指导各级帮扶干部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持续关注新增低保、大病户、慢性病等十类重点群体,综合脱贫人口收入增幅、物价指数变化和农村低保标准等因素,开展再排查,2025年新识别监测户930人,风险消除57176人。重点关注两年以上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5295人,其中3449人为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充分发挥各乡镇场、各村社区网格长、网格员和乡村振兴专干中坚作用,逐户张贴两张“明白纸”并做好入户宣传,做到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家庭“明白人”培养到位、感恩墙相关内容张贴到位。

(三)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脱贫人口就业质量。积极跟踪脱贫劳动力就业情况,动态完善就业台账,加大帮扶力度,对离岗失业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尽快实现就业增收。为脱贫人口及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增收,截至目前,脱贫户外出务工1405疆外务工22人,疆内务工1383,其中公益性岗位404人,自行外出务工767人、有组织劳务输出174人、其他形式就业53人、自主创业或个体经营7人;监测户外出务工308疆外务工2人,疆内务工306,其中公益性岗位121人、自行外出务工143人、有组织劳务输出26人、其他形式就业18人。吸纳脱贫人口就业企业减免税费政策执行到位。

(四)系统谋划,衔接资金项目提振乡村发展活力。科学谋划衔接资金项目,围绕产业短板、基础设施弱项、公共服务缺项收集资料,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态调整项目库项目202个,涉及资金5.52亿元。强化财政资金投入保障,2025年中央、自治区提前下达财政衔接资金共计9405万元,实施项目37个。其中:产业发展项目17个,涉及资金3310.8万元;乡村建设项目17个,涉及资金5866万元;就业项目2个,涉及资金225万元;其他项目(困难群众饮用低氟茶项目)1个,涉及资金3.2万元。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实做到应贷尽贷”。加强项目后期管护,按照《焉耆县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细则》《焉耆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后期管护办法》等制度文件,加强811.57亿元经营性资产后期管护,落实扶贫资产管理责任,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人,规范扶贫资产收益分配使用,提高扶贫资产管理效率确保项目资产保值增值,为后期巩固预警帮扶成果打下良好基础。

(五)精准施策,确保帮扶产业到户项目落实落地。在对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农户意愿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适合本地发展的以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庭院经济为主的四大产业到户项目类型。实施帮扶产业到户类补助项目9个,涉及资金1139万元,根据前期摸排情况,预计覆盖脱贫户、监测户13454304根据自治区《关于2025年推动产业帮扶精准到户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农帮扶〔202534号)文件单户享受累计补助资金不超过9000的最新要求,截至目前,已支付34.2万元(公益性岗位工资),种植、养殖、庭院经济等其他类各乡镇正在摸排核实确定每户补助类型、金额,同时开展自验

四、立足优势特色,锚定目标任务,在推动全面振兴上持续用力

(一)扛牢政治责任,强化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听取粮食安全工作汇报3次。2025年我县粮食约束性目标任务23.5万亩,其中小麦8.8万亩、玉米14.2万亩、其他粮食任务0.5万亩。截至422日,全县小麦种植面积8.97万亩(冬小麦1.06万亩、春小麦7.91万亩),完成自治州下达约束性指标任务的102%;小麦上图完成8.75万亩,完成率98.7%。制定2025年小麦核查工作方案,预计512日对全县小麦不少于50%抽查核实。415日开始种植正播玉米,目前已播种4.36万亩,预计5月底完成播种。二是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建设、老旧日光温室改造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全县种植蔬菜7370亩、中药草1.2万亩、设施农业794座。开展设施与大田蔬菜规模化种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加大蔬菜品牌建设。三是工业番茄、工业辣椒产业稳步推进。目前,全县工业辣椒、工业番茄等特色经济作物正在大面积移栽,已种植甜菜1.43万亩、孜然6.55万亩、洋葱0.35万亩、工业辣椒7.2万亩、工业番茄1.2万亩、甜叶菊0.74万亩四是畜牧业产业蓬勃发展。做大肉牛肉羊产业,倡导发展经济杂交和专业化育肥生产,积极推进牛羊人工授精工作14月,家畜存出栏71.14万头只,同比增长6.8%。其中:肉羊存栏47.21万只、同比增长6.4%,出栏17.16万只、同比增长8.3%;肉牛存栏4.58万头、同比减少1.9%,出栏1.12万头、同比增长2.3%;生猪存栏0.67万头、同比增长19.6%,出栏0.18万头,同比减少14.3%春防方面。全县应免畜禽166.18万头只,已完成免疫165.89万头只,免疫密度达到99.82%。品种改良工作。2025年,全县家畜品种改良工作任务牛1.39万头,羊改良15万只,目前已完成牛羊品种改良6.05头只,其中牛完成3154头,羊完成5.74万只(人工授精1591只)。牧九条政策落实方面。第二批牧九条补贴资金已完成申报339.41755万元。肉牛能繁母牛补贴涉及6952120头,补贴资金106万元;能繁母羊补贴涉及42630只,涉及补贴资金5.26万元,实际申请0.26万元(2024年第一批能繁母羊结余5万);饲草料补贴涉及126736625吨,涉及补贴资金183.12385万元,实际申请137.10885万元(2024年第一批饲草料结余资金46.015万元);牛奶喷粉补贴涉及企业1145.65吨,补贴资金58.26万元;养殖加工贷款贴息补贴涉及养殖合作社及养殖户84家贷款2090.8万元,贴息补贴资金37.7887万元。“场繁户养”方面。焉耆县“场繁户养”养殖户10户,饲养育肥羊570只(其中纯种湖羊500只,澳湖杂交羊70只),2025310日育肥羊进圈,202548日出栏,养殖时长为30天(其中7天为过渡期)。购羊时每公斤28元、重量13560公斤,应付购羊款37.97万元;消耗饲料5.29万元;农户购买育肥羊保险投入5700元;养殖户养殖阶段总投入43.83万元;出售羊550只(20只死亡),售羊时每公斤28元,重量25780公斤,售羊收入44.18万元;保险赔付1.2万元(每只羊死亡赔付600元);合计毛收益45.38万元;合计净收益1.56万元;平均每户收益1943.75元,平均每只羊收益27.28元。五是林果业提质增效。持续落实林长制,常态化推进山区和平原林区巡护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力争2025年完成治理面积15.0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03万亩,修复退化林0.04万亩,草原围栏15万亩,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依托优势特色,以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一是农业产业链有序落地。加快葡萄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投资300万元实施中菲酒庄提质增效项目;粮油、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禽)产品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1%以上。二是加强10+N农业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在精深加工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以永烨生态肉牛为主的牲畜屠宰加工能力,加快实施华裕蛋鸡产业链建设项目,实现从养殖孵化、屠宰加工以及附属饲料、有机肥全链条发展的目标。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力争新增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2家。三是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更新升级支持中粮番茄打造旗舰工厂,推进原料装卸向智慧化、智能化升级。用足用好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新疆辣椒产业集群项目落地,扶持嘉尔生物辣椒颗粒加工能力提产扩能,提高国丰辣椒合作社辣椒剪把等初加工能力及凯都河食品产品包装能力。是县域旅游业态逐步成熟。推进农文旅融合,加快“农业+”乡村民宿、观光采摘、休闲露营等多业态发展。力争全县接待乡村游游客高于上一年度。截至目前,乡村旅游接待人次8.91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618万元。是农村电商发展成效显著。积极开展电商直播带货,通过“农户+直播+社群营销”的全新电商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提升焉耆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公信力。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赋能农业增产增收。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4月中旬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自治区双认证复评审及扩项现场评审。持续加强农产品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2批次/千人,组织干部10人次配合农业农村部、自治区、自治州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52批次合格率超98%以上;持续加强豇豆、芹菜农残突出问题攻坚治理严把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严控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严查不合格农产品违法案件,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完成巴州焉河粮油制品有限公司9个绿色产品的续展工作,强化半亩园6个有机蔬菜的监管,集中打造品味新疆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开展工业番茄、大白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和续展工作。二是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不断加强。印发《焉耆县2025年主要农作物主推技术与主推品种》,发布冬、春小麦、玉米、番茄、甜菜、辣椒、小茴香等作物主推品种26个,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推精细化耕整地技术、北斗导航精量播种密植技术全程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干播湿出技术节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免耕复播技术6项技术,实现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围绕扩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实施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打造3个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玉米1个、小麦2个),目前已初步选定冬、春小麦示范点各1通过良田选定、良种筛选、良技运用、良机投入、良法管理等措施,小麦目标单达到490公斤,较2024年提高4.5公斤,玉米亩产900公斤,较2024年提高10公斤。落实春小麦品种对比试验15个。三是绿色农业发展持续推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工作,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强化辐射带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6%以上。四是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进机械化发展,农业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上年度增加0.63%。发放农机购置补贴1734万元,其中农机报废补贴1.4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064台(架),受益户840户。

(四)加快乡村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一是全力推进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建设。紧紧围绕县委“一圈两带三区四业”发展规划,以“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为思路,全力建设8个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印发《焉耆县2025年全面推进自治区美丽宜居村建设责任分解方案》,有序编制8个美丽宜居村发展规划。投入中央、自治区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436.8万元,实施19个项目,占到位资金9405万元的68.44%(其中:产业帮扶类项目8个,涉及资金2055.8万元,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人居环境整治类项目5个,涉及1204万元,提升村庄环境品质;污水治理项目6个,涉及3177万元,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是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投入1700万元,改建农村公路17公里三是完成农村供水维护巩固提升。完成农村饮水设备维修养护和水质提升项目,水源地、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均通过三次水质监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9%,自来水普及率达99.9%

(五)突出内外兼修,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整治。一是常态化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持续高质量推进2025年新改建户厕1200座,对2024年新建和整改户厕进行“回头看”,确保改厕效果长期稳定。累计投入3177万元,在包尔海乡包尔海村、岱尔斯提村,七个星镇呼尔东村、四十里城子镇店子村、查汗采开乡哈尔布热村、查汗采开乡阿尔莫墩村实施6个污水治理项目;确保年内农村户厕普及率达到6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8%、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以上。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争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分别达80%90%85%以上是有序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025年预计全县化肥使用量为12500吨(折纯),比上年减少22吨(折纯),减少0.17%

(六)加强乡村治理,坚决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五个好”党支部建设,深化乡镇干部岗位在村“2112”工作机制,推动农村网格全覆盖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抓好州级重点培训、县市普遍培训、乡镇兜底培训,全面提升乡镇干部抓乡村振兴能力水平。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七个一批培养措施,力争本乡本土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占比分别保持在85%65%以上。逐村理清“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清单,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拓宽农村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基层治理基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拓展农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聘请执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担任村法律顾问,加大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工作,强化法律明白人培养三是做好积分制清单制工作。全覆盖开展积分制清单制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力争2025全县全覆盖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积分兑换率达80%以上四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完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规范提升“三资”管理质效。加强和规范农用地管理。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妥推进农业水价和水资源费改税2项改革”。

(七)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乡风文明。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群众村晚”、乡村健康跑等系列文体活动,持续实施农家书屋、“东风工程”、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今年以来,开展各文化活动共计150场次,惠及群众28.61万人次。一是谋划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文旅体验成功举办花灯展冰雪嘉年华、欢欢喜喜过大年”、届杏花节“丝路记忆·味道焉耆”美食狂欢节等节庆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广大游客的文旅体验,助力焉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以“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国旗下讲铸牢”“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各族群众增进“五个认同”。办好国通语“中心课堂”、农牧民夜校,推动能熟练使用国通语的村“两委”少数民族干部和能用国通语交流农村党员占比分别提高至95%90%以上。三是移风易俗,开启农村新面貌。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开展“六尺巷礼让家风”“文明新风进万家”等主题活动,开展农村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问题综合整治,广泛开展群众性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八)加大投入保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在不增加政府隐形债务前提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全县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分别达15%50%以上。2025年到位耕地地力补贴1995万元,目前正在开展面积核查。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新形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努力开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新局面,为焉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再创佳绩。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