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A级旅游景区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一)七个星佛寺遗址景区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七个星佛寺遗址
文物保护等级:国家级
评定年份:2001年
七个星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南部、霍拉山东麓。约建于两晋,鼎盛于隋唐,沿续至宋元。是新疆地区已知唯一一处可以确认的地面寺院与石窟寺相结合的大型佛教建筑群遗址。2001年,七个星佛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3年建成七个星佛寺遗址博物馆,年底向社会开放。
七个星佛寺遗址建筑形态多样,出土文物众多。包含陶器、佛头像、菩萨头像、飞天像、壁画、陶菩提树、木雕、古钱币等各个种类。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
七个星佛寺遗址及其出土的珍贵文物,清晰展示了新疆是多文化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缔造的。形制多样的地面遗存,历年来出土的精美文物,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珍贵物证,同时也是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历史的重要实证。
(二)霍拉山丝路古村景区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霍拉山佛寺遗址
文物保护等级:国家级
评定年份:2019年
霍拉山佛寺遗址位于新疆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镇霍拉山村霍拉山克其克布拉克沟口西侧的山梁与坡地上,是唐时期古焉耆境内主要的佛教寺院遗址之一。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焉耆地处古丝绸之路中道,该遗址属小乘佛教寺院。共有大小建筑遗迹18处,可分为东西两区。东区遗迹较多,一部分散布于山梁上,另一部分在坡脚和坡地处,多以砌石为台基的土坯建筑,主要有殿、僧房、佛塔、龛式建筑遗址等,其中龛式建筑比较特殊,存高约3.7米,上部为龛。遗址中的建筑遗迹多以砌石为台基的土坯建筑,与其他佛寺建筑相比,建筑材料打破了单一的土坯材料采用石料和土坯相结合。
该遗址是佛教东传西渐过程中的一处重要的佛教建筑遗存,对于研究西域佛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古焉耆地区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