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教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推动焉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将焉耆县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目前,全县现有义务教育学校12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7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14544人,其中小学生9207人,初中生5314人,特教23人;共有教职工共有1384人,其中小学教师911人,初中教师473人;县域内小学生师比为10:1,初中生师比为10:1,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小学、初中户籍巩固率分别为99.69%和99.77%,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教育优先,强化职责促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法定责任。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始终把义务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全县中心工作精心谋划、统筹安排,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形成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浓厚氛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城乡中小学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大事难事急事,统筹推进义务教育法贯彻实施工作,破解发展难题。县财政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编办、民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为我县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发展。始终把保障教育经费支出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一是积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和学前教育保障经费的使用管理办法,围绕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二是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教育基点。教科局高度重视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实施了3个重点项目建设,第四中学综合图书实验楼及风雨操场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第一中学学生宿舍楼及食堂、县一小分校综合教学楼项目开工建设。投入1500万元用于购置中小学理化生、科学实验仪器、课桌椅、音体美、学生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等16336件套,该项目正在办理前期立项等手续,计划2025年7月15日投入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焉耆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教育优先,狠抓工作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一系列促进教育发展重大举措,着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根本性、长远性和基础性问题,各族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各类教育基本完成,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今年制定了《焉耆县教育系统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县委主要领导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同时多次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强调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创新推进集团化办学进程,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科局持续开好每学期的教育专题会议和教学质量分析会议,精心筹划安排学校各学校工作,并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实行奖罚和年底绩效及评先选优相结合。
(二)促进教育公平,建设和谐均衡发展的教育
1.狠抓控辍保学。建立“两线防控”“三级包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管理。按照义务教育保障要求,扎实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评估工作,建立“一人一档”,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25年,共有138名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其中应安置107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57人,特殊教育学校就读8人,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14人,送教上门27人,巴州福利院特教班就读1人);不应安置31人(不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23人,初中已毕业5人,延缓入学3人),应安置而未安置0人。
2.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严格规范招生制度,按照《2024年焉耆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学区划分指导意见》,精心组织全县各幼儿园、中小学招生工作,热情接待来访家长,及时化解招生工作中各类热点、矛盾问题。全面实施划片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招生行为。我县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为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合理划分学区,并在学区内招生。认真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将符合入学条件随迁子女免试就近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3.均衡教育资源。今年,健全完善《焉耆县“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加快推进县域内教师统管统用、合理配置,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实现了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促进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师资配置更加优化,促进了教育公平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强化教育惠民资助。全面落实学前三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及家庭经济困难大中专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2025年春季学期应补助资金256.51万元,其中,寄宿生134.08万元(小学24.13万元,初中109.95万元),非寄宿生122.43万元(小学79.15万元,初中43.28万元);截至目前已发放补助资金189.18万元,其中,寄宿生66.75万元(小学12.04万元,初中54.71万元),非寄宿生122.43万元(小学79.15万元,初中43.28万元)。常态化加强惠民政策宣传力度,提升了师生、家长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
(三)持续强化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1.补充均衡师资力量。今年,调整任命教科局及县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2人,切实加强专任教师队伍。近两年,县委组织部统筹相关部门,招聘教师22名,其中通过高素质人才引进项目招聘研究生17名;轮岗交流教师78名,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建立教师培训机制。采取理论考试、专题培训等措施,稳步推进教师队伍优化。按照“分学科、全学段、拉网式”要求,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共组织各学段、各学科线上线下各类培训活动17场,覆盖教师5951人次。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考高考改革等专题研讨会4次,参加线上专家政策解读讲座2次,覆盖全县各学段教师800余人次。同时,组织初中各学科176名教师参加州级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交流活动。组织高中各科160人参加自治区、州级高考备考培训。依托“2024县域教师发展服务体系”国培项目,邀请疆内外13名专家到我县开展跟踪指导培训,覆盖全县各学段教师1600余人次。同时,选派优秀骨干教师38名参加国培区培,开展县级培训2场次,组建学科指导组,组织1200余名教师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承办的学科新教材培训;组织中学教师线上学习《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2023年版)》,涵盖小学至高中的16个学科,明确了900多项实验与实践活动,为中小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明确指导,助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升。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师德建设工作,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焉耆县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召开警示教育20场次,1.2万余人参加,组织党员干部、教职工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2场次,累计327人参加。
三、下一步计划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研究制定教育“十五五”规划;继续加强县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党政领导干部每年到联系学校至少调研一次;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
二是强化队伍素质。健全教师补充机制。落实“缺一补一”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按需招录新教师。健全教师交流机制,推进城区、农村教师交流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利用北四县教师发展中心,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定向培养、转岗培训等方式,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
三是强化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常态化抓实教学常规,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规范管理。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助推全县中小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和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