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魅力焉耆 / 焉耆概况

焉耆县简介

发布日期:2024-07-22 19:20 来源:焉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打印 字体:【


焉耆回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新疆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腹心。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570.88平方千米,下辖10个乡镇场,47个行政村、15个社区,251个村民小组。由汉、回、维、蒙等31个民族组成;另有巴州监狱、第二师焉耆医院、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等驻焉单位17个。焉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基础坚实,资源富集,水土丰沃,物华天宝,宜居宜业。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76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3亿元、同比增长32.9%;固定资产投资19.69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1亿元、同比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155元、23446元,同比分别增长5.2%8.2%

焉耆县以千年古城、商贸重镇、花儿之乡、红酒之都、美食名城、富硒之地为主的六张名片尽显古城风采。

1. 千年古城·魅力焉耆。焉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古丝绸之路交通要道,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唐代时期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汉书焉耆国传》记载: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境内出土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无声的展示着中国最早的情景剧本。此外,还有岑参、陆游等诗人描绘焉耆的诗词,玄奘、法显等高僧逗留焉耆的足迹,林则徐、褚廷璋等名士途经焉耆的赞誉,静静矗立千年的七个星佛寺、日喀则古寺、博格达沁古城、土孜诺克古墓群、霍拉山沟口烽火台等43处文化遗址。七个星佛寺遗址,始建于晋代,包含了两晋至宋元时期焉耆的佛寺和石窟,是新疆仅存的集佛塔、佛殿、石窟的珍贵遗址群。七个星佛寺遗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2022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都充分展示着焉耆历史文化的厚重和千年古城的沧桑,是名副其实的丝路焉耆、千年古城

2. 商贸重镇·活力焉耆。焉耆地处南北疆交通咽喉,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中道的商贸重镇,是唐代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现在的焉耆218国道、314国道、216省道和南疆铁路、吐库二线、和库、乌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60公里、库尔勒机场75公里,客货兼容的焉耆火车站是巴州北四县、乃至南北疆的大型运输网络中心。随着临铁物流园、宏福物流港、集贸大世界、汽配城、七大专业市场等一批商贸企业落户,焉耆已成为新疆巴州最大的农贸专业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农副产品信息采集定点市场。

3. 花儿之乡·花海焉耆。焉耆回族民间歌曲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传入的回族花儿;二是流传于陕西等省区的民间歌曲及眉户剧、秦腔、碗碗腔等,焉耆回民继承了其优秀的部分,又有了新的发展,融进了与回族生活习俗有关的内容;三是流传西北各省、区的一些宴席曲,这些回族民歌传入焉耆后,又经过数百年以来的传唱和再创新,融入了焉耆特有的一些内容和形式,形成具有焉耆回族的民间歌曲—“花儿。主要分布在焉耆镇、永宁镇、北大渠乡、五号渠乡等回族群众聚居地,以仄音为主,爱情花儿居多,主要为河湟类型。花儿取材广泛,内容丰富,模仿性较强,演唱者往往触景生情。在不同的年代,花儿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通过曲调多样婉转、长于抒情、高亢嘹亮、委婉动听、创造性与即兴性、演唱形式多变、群众基础广泛等特点,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和习俗求同存异、开放包容,谱写了无数相互尊重、携手发展的千古佳话,培育了崇尚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2008年,新疆花儿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宁镇被文化部命名为花儿之乡。同年,焉耆县花儿艺术团正式成立,花儿文化的保护走上正轨。5月,花儿一角在县人民广场成立,配合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由花儿艺术团的演员和民间花儿爱好者组成的演员队伍每晚为群众演出。目前,焉耆花儿曲库整理了100余首花儿,有著名的大令《高高山上牛吃水》、六六二三令《嘛呀六》、大眼睛令《大眼睛》、尕马令《尕马拉回来》、白牡丹令《阿哥的白牡丹》、水红花令《尕妹是牡丹花中的王》等。

4. 红酒之都·醉美焉耆。焉耆县酿酒葡萄产业园处于北纬42度优越位置,与法国波尔多地区处于同一纬度,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平均海拔1100米,系世界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80mm,有效日照时数3000小时,无霜期185天,降雨量小,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多,光合作用强,有利于葡萄糖分和风味物质充分积累,为生产优质葡萄酒提供了天然条件;戈壁砂砾土质,富硒含量高,通透性强,土壤导热快,富含钙硒锌等微量元素,天山雪水灌溉滋养,病虫害少,葡萄含糖较高,含酸适中,色素和香味物质发育充分,成熟度好,品质优良,先天地理条件赋予其独特魅力;酒企全部采用企业自种、自管、自采、自酿的全过程品控管理模式,只施有机肥,种植过程无化肥、无农药、无添加剂。是新疆首个通过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有机农业酿酒葡萄示范基地,先后获得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并在国内外权威大赛中累计荣获国家级、世界级大奖680余项,企业和个人获得320余项,共计1000余项荣誉,连续两年被RVF评为最具潜力产区,形成以乡都、天塞、中菲等酒庄为代表的酒庄酒堡格局,是全州乃至全疆葡萄酒产业的标志及领军产业,成为闻名遐迩的醉美焉耆·红酒之都20242月,新疆焉耆盆地葡萄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焉耆盆地葡萄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将进一步提高焉耆盆地葡萄酒品牌的影响力,增强消费者对焉耆盆地葡萄酒的认可度,提升焉耆盆地葡萄酒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5. 美食名城·味道焉耆。在焉耆,既可以享受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特色美食九碗三行子,也可以去美食一条街寻觅地道的焉耆小吃,油香、油糕、馓子、拉条子、揪片子、炮丈子、面旗子、凉粉、凉皮、凉面、抓饭、薄皮包子、油塔子、火烧、烤全羊、胡辣羊蹄等等。举办焉耆县第十届丝路记忆·味道焉耆五一特色美食节、焉耆县四季火、燃情红酒烧烤节、电音节等活动,以焉耆旅游特色美食的历史文化发展为宗旨,以焉耆菜为特点结合独具观赏性、艺术性的本土文化特色,将焉耆独特的人文风情、优质的特色产品与时尚潮流的电音相融合,传播焉耆美食故事,展现焉耆发展的变化,感受味道焉耆·美食之乡的独特魅力。

6. 富硒之地·生态焉耆。焉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达,年日照2957.9小时,降雨量89毫米,年平均气温8~9℃,夏季各月气温22~24℃,极端最高气温38.4℃;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12~-13℃,极端最低气温曾达-26.8℃。现有耕地52万亩,林地36万亩,草场282万亩,农作物主要以色素辣椒、工业番茄、酿酒葡萄、小麦、玉米、甜菜、小茴香、瓜菜等为主。新疆八大河流之一的开都河穿城而过,水利资源丰富。2018年,成功召开新疆焉耆县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暨富硒产业发展交流会,公布中国地质学会《新疆焉耆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报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图集》《富硒特色资源分布图》等重要成果,焉耆县土壤含硒量为0.30-0.99mg/kg,平均含量0.42mg/kg,确定绿色富硒土地81.09万亩,包括绿色富硒耕地50.34万亩,园地0.45万亩,草地11.82万亩;发现小麦、孜然、辣椒、番茄、大葱等12种天然富硒农产品。建成富硒特色食品产业基地,富硒面粉富硒板栗南瓜”“富硒土葡萄”“富硒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也相继上市。

关联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