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强化法治思维,担当引领之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区州党委重要会议精神,研究制定《焉耆县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任务分工方案》、《2024年焉耆县法治政府工作要点》等系列方案措施。明确法治政府建设各阶段目标任务、年度重点工作与重大举措。定期研讨法治政府建设事宜,将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治政府建设议题14项,政府常务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等集中学法3次。开展一轮法治督察,覆盖8个乡镇、24个县直部门,累计发现问题128条,下发整改通知单32份。持续跟进落实自治区党委五巡反馈的11个方面问题整改情况,聚焦区、州党委述法点评的8个共性问题,关注区州法治督察组反馈的36个共性问题和7个个性问题,以评促改、以改促干,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法治提质。精准聚焦20条具体措施,构建起以规范服务为核心、效能提升为重点、监督制约为保障、便民便企为宗旨的服务标准化体系,有力推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提升。新建市民中心入驻31家单位,设108个窗口,涵盖933项政务服务事项。畅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妥善处理1729件投诉事项,认真落实督促与回访工作。开展政府督查25次,发布督查通报7份,督办县人民政府批示意见40余件,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40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72件、州县长信箱166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370余条。加快对拖欠中小企业帐款清偿力度,为保障社会生产秩序提供优质高效法治服务。带着恪守契约精神,依法诚信约践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规范执法行为,推动法治纵深。及时向县人大和州政府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6件,全面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实现“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100%。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聘请新疆君和信律师事务所担任全县46家单位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项目立项、合同审查、招标咨询、行政复议等方面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深入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在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等领域广泛推行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建立公职律师定期会商、例会制度,完善公职律师“双报到”机制,促使公职律师积极投身社会基层治理。持续推进乡镇执法事项赋权工作,编制乡镇赋权事项清单,加强乡镇执法业务培训,为执法事项承接筑牢基础。建立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加强政府与法院、检察院的沟通联系与工作衔接,实现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严格遵守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胜诉率达100%;认真履行各级法院生效裁判,行政复议文书和裁判文书依法履行率达100%。
二、亮点工作
以“三个坚持”为着力点,全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全覆盖格局。
(一)坚持“早谋划”,下好源头防控“先手棋”。制定矛盾纠纷排查“七项任务”,依循任务开展日常入户走访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力量熟悉情况的优势,借助常态“敲门遍访”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全面线下收集掌握各类纠纷。
(二)坚持“聚合力”,打造调解“一站式”。按照“一扇门进出,事情全办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一体化联动,全方位延伸”的“三个一”要求,以两级网格中心建设为基础,构建乡镇“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形成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真正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三)坚持“重服务”,关口前移让群众“多受益”。在做好日常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辖区内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触角前移,尽早发现潜在不稳定因素,把各类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不断拓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工作触角,采取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敏感节点排查等多种方式,持续提高社会矛盾纠纷排查的频率和针对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确保8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
(一)压实领导干部法治职责,强化法治意识与能力。我们将着重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方面的职责。牢固树立“一把手”主抓法治建设的理念,坚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年终述法评议,并加大考核力度,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法治意识,严格践行法治、坚决捍卫法治,持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
(二)深化基层综合执法改革,充实队伍并提升素养。积极承接乡镇赋权相关事项,在乡镇全面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模式。通过公开招考法律专业工作者、从相关执法部门调配优秀法律人才等多种途径,充实基层执法队伍力量。同时,有序实施法治队伍轮训计划,推动全县法治人才规模逐步扩大、能力素养逐步提高。此外,通过招录和选调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人员,大力推进行政复议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
(三)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政务服务与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力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细化并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全方位优化政务、政策、市场、法治、人文、开放等环境。全力打造“无证明城市”,丰富“一件事一次办”的具体事项内容,着力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